9月23日,云南民族博物館原創展“遇見·云之南——云南民族文化展”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開展。
本次展覽由云南民族博物館與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聯合主辦,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指導,共展出織錦、刺繡、服裝、飾品、手工藝品、節慶樂舞器具等97組182件展品,呈現云南各民族獨特的生活美學與文化內涵。
展覽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紡染織繡”有著名的傣錦和壯錦,獨特的扎染和蠟染作品,精美的繡片、背被、童帽、鞋子和布扎,體現了云南各族紡織和刺繡、染整技藝;第二單元“民族飾品”精選耳飾、頸飾、胸飾、腰飾等琳瑯滿目的飾品,傳達著各族披金戴銀的服飾裝扮特征;第三單元“手工技藝”通過烏銅走銀、斑錫、檳榔盒、竹木器等制品,展現云南各族在“有色金屬王國”的環境中,以精湛的工藝制作集實用和鑒賞為一體的各類藝術物件;第四單元“節慶樂舞”展示不同材質的樂器和各種各樣的面具,展現云南各族多姿多彩的節慶文化和歌舞樂藝術。
此外,還有傣族女服、基諾族女服、陸良彝族女服單獨展出,能夠立體地呈現出實際的穿搭效果。
本次展覽不僅是對物件的陳列,更是一次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詮釋。它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云南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團結奮進、共創美好生活的生動圖景。希望通過這次跨越千里的文化對話,讓陜西觀眾近距離感受云南民族文化的溫度與魅力,進一步推動兩地文化互鑒、情感互通與合作共贏。愿這場“云之南”的遇見,成為一粒種子,在長安的土地上,開出理解與友誼的花。

文:全慧芳
圖:袁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