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靛藍暈染白布,用指尖觸碰非遺。上個周日的云南民族博物館,被一抹抹清新的藍白填滿。參與者們親手“染”出獨屬于自己的云南記憶,在一針一線、一浸一染中,感受了白族扎染千年傳承的文化溫度。
活動伊始,專業講解員帶著大家走進云南民族服飾的世界。白族扎染從大理周城的古老作坊,再到如今融入現代服飾、家居裝飾的創新應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這項非遺技藝不再是書本里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觸的文化符號。
最讓人期待的實操環節, “捆扎時線要拉緊,花紋才清晰”“染色時要慢慢翻動,讓布料均勻上色”——工藝師手把手教學,從最簡單的“太陽紋”“螺旋紋”,到參與者們腦洞大開的自創圖案,耐心解答每一個問題。
原本擔心的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完成了人生第一個扎染布包;結伴而來的年輕人,互相“取經”設計圖案,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當大家小心翼翼地拆開捆扎的棉線,看到白布上暈染出的獨特藍花時,驚喜的贊嘆聲此起彼伏:“太神奇了!這就是獨屬于我的作品!”
活動尾聲,大家捧著帶著靛藍清香的獨特作品,如同獲得了這次非遺體驗的“文化信物”。有參與者說:“以前只在景區見過扎染,今天親手做了才知道,每一塊布背后都藏著手工藝人的用心,這就是非遺的魅力吧!”
藍白交織的圖案,是時光的印記;親手創作的溫度,是文化的傳承。云南民族博物館將繼續以“民博煨藝 雙休以饗”為紐帶,推出更多貼近生活的非遺體驗活動,讓古老技藝走進日常,讓更多人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鮮活魅力。
下一場非遺之約,我們不見不散!
活動策劃指導:楊廷健 黃虓鵬 王靜
活動策劃執行:尹晶瓊 劉楨 黃子芮
文:尹晶瓊
圖/視頻:黃子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