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云南民族博物館與云南師大附中西山學校、紅旗小學教育集團、昆一中附小聯合舉辦的“云南民族博物館‘館校合作’展教體系研發項目集體備課活動”在云南師大附中西山學校順利舉行。本次活動旨在通過館校深度合作,共同開發以云南民族博物館館藏資源為依托的跨學科研學課程。

活動中,云南師大附中西山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融合、創新的教育理念,積極推動社會優質文化資源與學校課程的深度融合。云南民族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強調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表示云南民族博物館將致力于將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轉化為生動教育資源,通過與學校深度合作,共同開發融合多學科、注重體驗的標準化課程體系,打造出符合學生需求、具有文化內涵的優質課程。
特邀專家張隨江教授作了《“文物+”與“學科x”:構建博物館STEAM教育新生態》的專題報告,從理論層面深入闡述了博物館資源與多學科融合的教育創新路徑。隨后,來自昆一中附小、紅旗小學教育集團布新校區、師大附中西山學校的三位老師分別進行了精彩的說課展示,課程內容涵蓋民族飲食文化、古籍文字藝術、傳統工藝技藝等,充分體現了跨學科融合的教學設計與文化育人的深度結合。其中,《千滋百味》跨學科融合研學課程已在云南民族博物館展開了數次活動,“數字科技+實踐體驗+跨學科融合”的模式為未來的跨學科研學課程的開發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此次活動是云南民族博物館與多所中小學深化館校合作、推動資源共建共享的重要舉措。通過跨學科研學課程的共同開發,不僅能夠豐富學校課程資源,拓展教學邊界,更將在青少年心中深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培養具有文化自信與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提供堅實支撐。
未來,各方將繼續加強合作,持續推進課程研發、師資培訓與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共同為云南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活動策劃人:楊廷健 黃虓鵬 王靜
活動執行:師大附中西山學校、紅旗小學教育集團、昆一中附小部分教師及云南民族博物館部分職工和講解員
作者:云南網通訊員 朱怡瑾
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