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上,云南民族博物館講解員彭思農作為預備役部隊方隊成員,以鏗鏘正步走過天安門,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各族兒女共筑國防長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
身為云南民族博物館講解員,彭思農日常工作是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講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故事。而這一次,他用自己堅定有力的步伐寫出了一篇生動的“行走的教案”。
彭思農曾服役于海軍陸戰隊,退役之后重返軍營參加高強度的訓練,難度可想而知。站軍姿訓練持續數小時紋絲不動,踢腿定位力求分毫不差,甚至用繃帶矯正腿型,這位硬漢重新以軍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經過層層選拔,達到閱兵標準,成為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親歷者,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

“正步通過天安門的那96米,128步,67秒,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民族就像受閱方陣中的每一個戰士,步調一致才能勝利前進。”彭思農感慨道。
講解員彭思農光榮受閱是云南民族博物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生動實踐,“他用實際行動證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體現在展廳里的解說詞中,更體現在為國奉獻的實際行動中”。
從講解臺到閱兵場,從語言傳頌到親身踐行,講解員彭思農完成了民族文化傳播者與國家安全守護者的雙重使命,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事業的擔當與情懷。